今天是       clezxzxx@126.com 校長信箱
信息檢索
注冊     登陸        

目標導向教學法基本操作模式簡介
2008/6/23 11:09:17     來源: 本站原創     點擊: 2629

目標導向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目標為主線的教學方法。教師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一系列教學活動,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激勵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學習。教學過程一般分為制定目標展示目標實施目標檢測目標達成目標等幾個階段,也就是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活動,教師進行導標、導學、導評、導練、導結,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目標導向教學法要求授課教師在授課前,應根據有關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理清該課程的知識體系,并明確各知識點及其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在教學前或課中,在黑板右端板書本課的教學目標(或出示提前寫好的小黑板,或用投影儀打出學習目標),使學生形成一種對學習目標的心理準備,從而做到有備而來。而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則要不斷地設法引導學生向既定的教學目標接近,并在實現教學目標后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堂總結,以便學生鞏固提高。

其課堂教學結構模式是:出示目標自學嘗試討論交流精講互動訓練反饋。其優點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教師容易接受,掌握和運用,它可以克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和“滿堂灌”,并能做到有的放矢,引導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積極主動地構建知識體系。具體的從程序上可分為以下五個環節:

1、引導創設問題情境,出示教學目標導入、導標

布魯姆說: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的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教師可運用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演示實驗、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情境,確定和出示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重點、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進入學習角色。

準確定位課堂教學目標,要求做到四性

目標具有指向性。它規定了課堂教學活動的運動方向,師生在課堂上的所有活動都應該始終按照目標進行,否則就會出現低效課或無效課。

目標具有選擇性。它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媒體的選擇要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盡量做到簡潔、低投入、高效率。

目標具有整合性。它要求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因素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都應服務和服從于教學目標。若課堂信息量太多,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學生吸取知識的效率;若課堂信息量太小,則浪費了學生寶貴時間。

目標具有可測量性。它對學生的行為結果能進行測量做出客觀判斷。教師要在分析學生學習基礎,能力和學習需要的基礎上,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使目標具有可操作性、評價具有客觀性。

?

2、定向自學,嘗試解疑(導學、導讀)

1憑借教材或多媒體課件進行自學,并嘗試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的和學生的,引導學生各自為戰認真讀書,積極思考,激發探索問題的主動性,讓學生始終圍繞本節課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主動查閱教材、工具書、做實驗,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嘗試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2)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同桌商量互助,或分組分群討論、或全班你一言、我一語等多種討論形式、并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帶頭作用,多角度、多層次的辨析,盡可能的相互啟發,消化個體疑點,教師迅速準確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點和難點。

3、精講點撥,歸納總結(導評、導議

1)對學生具有普遍意義的疑點和難點,教師可采用兩種方式處理。一是點撥,讓疑點不同的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教師深入其間獲取反饋信息,適時個別點撥;也可以采用學生教學生的辦法,讓已經解決問題的小組的學生當老師,面向全班進行講解,教師適時點撥。二是精講,教師抓住要點伺機引導,使討論圍繞目標步步深入、層層展開,一語道破天機,收到教與學的高效率。

4、當堂達標,遷移訓練(導練)

實踐課堂教學目標,并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的過程。

1)達標練習要限時限量,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收集學生答題信息,出示答案,小組討論,教師講評,重點展示解題的思維過程;

2)針對學生訓練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矯正,補充補償練習,給學生針對性訓練的機會;

3)布置適量有梯度的作業。

5、回扣目標,課堂小結(導結)

課的結尾,教師要引導學生變維(改變問題的維度)、變序(改變問題的條件、結論)等方式來發散式提出新問題,并將新問題鏈引向課外或后繼課程。

做到:重點內容,概括歸納,梳理成線,加深學生印象;

指出:易疏忽的知識薄弱點,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

導入、導標導學、導讀導評、導議導練導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各階段既相對獨立,又互相滲透,其中導是主線,是靈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不管導的形式如何多樣,都要體現導向、導情、導疑、導法、導路等質的規定性?!皩颉奔大w現教學的方向;“導情”即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共鳴,“導疑”即創設懸念,形成問題意識,使學生質疑問難,學會在疑處生疑,做到小疑小進,大疑大進的境地;“導法”即引導學生學會閱讀、觀察、思維、創造的方法;“導路”即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循路求索,沿路求理。導的質的規定性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布魯姆研究表明:有明確的目標較之無明確的目標,可以節約60%的時間而獲得相同的學習效果;良好的目標導向,還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之前形成正確的學習定勢,激發學生對新學習任務的期待;教學之前或課中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可以起到先行組織者的作用,幫助學生對比較松散的材料進行組合。

總之,本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風格樸實,教學效果扎實,教學模式可行,能為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所普遍接受。

附:模式的框架

環節

內容和導的策略

學習活動

時間安排

目標導向

導入、學習目標

回憶舊知、明確目標、進入興奮狀態

45分左右

組織自學

設疑引導學生練習、觀察、? 思考、理解、發現

練習思考、發現解疑、質疑

810分左右

引導評議

圍繞問題(重點、難點、疑點)、討論、交流、評議、

回答、溝通、辯論、評議、解疑

1014分左右

練習反饋

編制練習、 指導練習、? 反饋糾正

各類練習

68分左右

師生小結

小結本課知識技能回歸目標

小結 知識、技能 、方法

35分左右

1.自主學習等同于放任自流嗎?

有些人認為目標導向教學法中很多內容是安排學生自學,課堂上多數時間采取了“放羊式”,該講的也不講,該引導的也放給學生去“死啃”,結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現了很多知識漏洞,學生不會的還是不會,“生米做成了夾生飯”。其實目標導向教學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在目標導向教學中,應盡量避免這種現象。也就是要控制好學生的自由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種主體地位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實現。

2.目標導向教學法應遵循的原則

目標中心原則。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課堂教學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特別是對于完不成的教學目標要及時補救,實現堂堂達標。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并且應時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即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通過議論、精講、評價等環節,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與客觀實際相結合,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優化原則。從上課伊始到結束,從教師的導到學生的學,教學過程各個環節應合理搭配,體現出和諧、自然和優化。
反饋矯正原則。進行信息反饋,對殘缺知識進行有效的矯正和補救,是防止知識缺陷積少成多,實現當堂達標的重要手段,體現了教學過程中交往和互動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夜歸鹿門歌
下一篇: 從行為動詞來看新課程中教學目標的變化

福建省長樂第二中學 No.2 Middle School Changle Fujian 版權所有 閩ICP備07502207號-1

學校地址:福建省長樂市金峰鎮上陳路87號 郵政編碼:350211    閩公網安備 35018202000328號

一个人看的视频免费中文|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一个人看的片中文HD|一个人看的高清视频日本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